返回首頁

語文S 版六年級下冊第22課《陸羽與茶經》

來源:hztdqczl.cn???時間:2023-02-19 10:15???點擊:208??編輯:admin???手機版

一、語文S 版六年級下冊第22課《陸羽與茶經》

1、 陸羽,出生于天門,生活在唐朝時期,他撰寫的《茶經》,對有關茶樹的產地、形態(tài)、生長環(huán)境以及采茶、制茶、飲茶的工具和方法等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恫杞洝烦蓵?,對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影響極大。 陸羽之前的時代,茶寫作荼,有著藥的屬性。華夏族的鼻祖神農氏終生都在尋找對人有用的植物,神農嘗完百草而成《神農本草》,里面記載的植物更多是功能性質,體現了華夏人對自然的簡單認識:哪些草木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饑,哪些能醫(yī)病……神農氏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很顯然,在這里荼是類似于靈芝草之類的藥物而已。 陸羽之后,才有茶字,也才有茶學。 陸羽在親自調查和實踐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悉心研究了前人和當時茶葉的生產經驗,完成創(chuàng)始之作《茶經》。因此被后世尊稱為“茶圣”。 2、《茶經》是陸羽在各大茶區(qū)觀察了茶葉的生長規(guī)律、觀察了茶農對茶葉的加工,進一步分析了茶葉的品質的優(yōu)劣,并學習了民間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一套規(guī)律,此外陸羽還留心于民間茶具和茶器的制作,且制作出自己獨特的一套茶具。陸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他的腳步遍及全國各大茶區(qū)。

二、岳州窯的陸羽《茶經》與岳州窯

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品定六大名窯的茶碗時說:“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睆娘嫴杷璧钠骶呓嵌葋砜矗枋リ懹鸢言乐莞G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見,該窯在唐代顯赫的地位。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湖南常德收藏家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岳州窯”之名,始見于唐代陸羽《茶經?四之器》。唐代岳州窯在陸羽《茶經》中列宜茶青瓷名窯第4位。窯址位于湖南湘陰城關及縣內其它地區(qū),人稱湘陰窯。我國窯名出自唐代,而湘陰唐時屬岳州轄地,所以唐代稱其為岳州窯。岳州窯始燒于東漢,中經西晉、南朝、隋,一直延續(xù)到唐代。岳州窯最早燒制的器具,胎呈灰白色,胎質欠細密,釉色以青綠為主,半透明,多呈開片。從唐代開始,燒制范圍擴大。當時燒制的茶具,有茶碗、茶甌、茶盒等,其胎多為灰白色,釉色仍以青綠為多,有玻璃質感。釉開細片。唐初,岳州窯瓷器圓餅底仍然流行。施釉方法開始由半腰往下降至下腹部。這是一個特色。中唐以后,玉壁底圓口碗成為它的代表作之一。但到晚唐,可能受附近長沙窯興起的影響,岳州窯開始衰落。

唐代詩人劉言史在《與孟郊北野泉上煎茶》中寫有“湘瓷泛輕花”句?!跋娲伞本烤故侵冈乐莞G,還是長沙窯?一說“輕花”是指長沙窯的釉下彩裝飾,所以理當屬于長沙窯。據有關專家考證,這種看法不對。因為該詩的主題是描寫“北野泉上煎茶”?!胺狠p花”三字是描繪唐代煮茶法中所出現的一種茶花景色。據陸羽《茶經》中介紹,“煮茶法”是直接將茶放在瓷釜中烹煮。大意是,首先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后開始燒水,但不能全沸,待水泡微露時加入茶末。二沸時先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中以備用。所以“輕花”當指沫花中的細小茶花而言。由于岳州窯是唐代以生產青瓷茶具為主要產品的青瓷古窯址,所以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認為“湘瓷”當泛指唐代岳州窯產品而言。

三、陸羽與《茶經》課文的主要內容

陸羽,名疾,字鴻漸,唐人,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學用功,學問淵博,詩文亦佳,且為人清高,淡泊功名。

陸羽對茶有著特殊的興趣和感情,經常與皎然、朱放等論茶,對茶的植物學特性、采制、烹煮和飲用,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考察和研究。 他一生的著述不少,然而“世所傳者特《茶經》,他書皆不傳”。

《茶經》是一部歷史和實際考察相結合的關于茶的專著。全書分為十經,七千余字。觀其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茶樹的植物學特性及其加工制造,“一之原”記茶的名稱考訂、茶樹的性狀特征、生境、栽培、品種鑒定和利用;“二之具”記采茶工具;“三之造”記茶葉的加工;“八之地”記茶樹的地理分布。其二,烹茶和飲茶。“四之器”記煮茶和飲荼工具;“五之煮”記餅茶的烹茶(烤、煮、酌)法;“六之飲”記飲茶法;“七之事”為歷史資料匯編。前者與農學有關,而以“一之原”為其主要內容;后者則與飲茶有關,而以“五之煮”為其主要內容。

《茶經》系統(tǒng)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采制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yè)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fā)展,開中國茶道的先河。且《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茶書,除茶法外,凡與茶有關的各種內容,都有敘述。以后茶書皆本于此。

史書上稱,由于《茶經》的問世,“天下益知飲茶”,雖有夸大之詞,但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確曾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的種茶、制茶、煮茶和飲茶法在6-7世紀已先后傳入朝鮮。日本佛僧不空、最澄在8世紀中葉至9世紀初先后帶去餅茶、茶子,并植于日本滋賀縣。后來在高僧澄西的倡導下,把煮茶、品茶發(fā)展成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茶道。 茶道還吸收了宋代寺院的行茶儀式,不僅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交際手段,而且在佛寺中成為布道傳法、修禪養(yǎng)生的方式。這些無一不受陸羽《茶經》的影響。可以說,日本的茶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產物,而陸羽正是茶文化的傳播者。

所以后人尊稱陸羽為茶圣——茶業(yè)的祖師爺。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