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物理上雙星模型的特點是什么?

來源:hztdqczl.cn???時間:2023-03-15 22:03???點擊:133??編輯:admin???手機版

物理上雙星模型的特點是什么?

兩星引力提供向心力

如果兩星距離為L,質(zhì)量分別為M1,M2,半徑分別為R1,R2

則有GM1M2/(L^2)=M1*V1^2/R1=M2*V2^2/R2

角速度、周期相同

如果有疑問,歡迎繼續(xù)追問;有錯誤或不完善的,懇請批評指正。希望能夠幫到你

蚜蟲有什么特點?

同翅目的1科。前翅4~5斜脈,觸角次生感覺圈圓形,腹管管狀的蚜蟲。含107 屬2280種。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中國已知260種,分布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小蚜屬、黑背蚜屬及否蚜屬為中國特有屬。

體長1.5~4.9毫米,多數(shù)約2毫米。有時被蠟粉,但缺蠟片。觸角6節(jié),少數(shù)5節(jié),罕見4節(jié),感覺圈圓形,罕見橢圓形,末節(jié)端部常長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 喙末節(jié)短鈍至長尖。腹部大于頭部與胸部之和。前胸與腹部各節(jié)常有緣瘤。腹管通常管狀,長常大于寬,基部粗,向端部漸細,中部或端部有時膨大,頂端常有緣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紋或端部有網(wǎng)紋,罕見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見腹管環(huán)狀或缺。尾片圓椎形、指形、劍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圓。表皮光滑、有網(wǎng)紋或皺紋或由微刺或顆粒組成的斑紋。體毛尖銳或頂端膨大為頭狀或扇狀。有翅蚜觸角通常6節(jié),第3或3及4或3~5節(jié)有次生感覺圈。前翅中脈通常分為3支,少數(shù)分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脈2支,罕見后翅變小,翅脈退化。翅脈有時鑲黑邊。

本科蚜蟲的寄生植物幾乎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綱的所有的科。有些種類則以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木賊科植物為寄主。部分種類營異寄主全周期生活:在木本寄主與草本寄主間循序轉(zhuǎn)換寄主植物,以木本寄主為第一寄主,在其上以受精卵越冬,春季孵化為干母,孤雌繁殖2或3代。初夏發(fā)生有翅遷移蚜轉(zhuǎn)移到草本的第二寄主上孤雌繁殖數(shù)代至二十余代,秋末發(fā)生有翅的性母蚜和雄蚜從第二寄主遷飛到第一寄主上。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與有翅雄蚜交配產(chǎn)卵越冬。多數(shù)種類為同寄主全周期,沒有上述木本與草本寄主間的轉(zhuǎn)移,只在同類寄主植物間轉(zhuǎn)移。雌雄性蚜均無翅,有時雄蚜有翅,以受精卵越冬。許多種類或種以下的單元在熱帶、亞熱帶、溫室或溫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不出現(xiàn)越冬的受精卵。常造成寄主植物組織變形或變色,或節(jié)間變短。

本科多數(shù)種類為寡食性或單食性,少數(shù)為多食性,部分種類是糧、棉、油、麻、茶、糖、菜、煙、果、藥和樹木等經(jīng)濟植物的重要害蟲。由于遷飛擴散尋找寄主植物時要反復轉(zhuǎn)移嘗食,所以可以傳播許多種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為害。其中包括麥長管蚜、麥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蘿卜蚜等重要害蟲。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