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新篡云南通志普洱茶分類(清代普洱府志)

來源:hztdqczl.cn???時間:2022-12-28 14:28???點擊:165??編輯:admin???手機版

1. 清代普洱府志

生普工藝開始的記錄如下:

最早記錄始于唐代。1382年、1664年都有記載。

關于普洱茶,目前最早的記載出現(xiàn)于唐代《蠻書》?!盁o采造法”,沒有具體的方法,和一些調(diào)料,如辣椒、姜等熬制在一起吃,直到現(xiàn)在還可以在云南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看到?jīng)霭璨柽@道菜。真正出現(xiàn)普洱茶制作工藝的準確年代是在光緒年間的《普洱府志》里。

在1382年,明代關于普洱茶的記載也是沒有系統(tǒng)的制作方式,“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瀹作草氣,差勝飲水耳”,在當時明代駐軍的眼中,普洱茶就只是比喝水稍好一點。

1664年,《物理小識》記載的“蒸而成團”,已經(jīng)是明確的工藝,“團”所指的是緊壓的物塊,包括餅、沱等都屬于“團”。

再過了接近100年,在歷史的記載中可以發(fā)現(xiàn),炒茶工藝已經(jīng)出現(xiàn),且普洱茶的名稱在1825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正史的記載中,阮福的《普洱茶記》寫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p>

經(jīng)歷了200年,從“蒸而成團”到“蒸炒并存”的階段。再經(jīng)過大概100年的時間,出現(xiàn)了和現(xiàn)在非常接近的加工工藝,炒后變軟,然后揉茶,晾干即得毛茶,就是初制茶。1939 年李拂一所著的《佛海茶業(yè)概況》,已經(jīng)把普洱茶的初制茶的工藝說得非常清晰:“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復搓揉成茶,曬干或晾干即得,是為初制茶”,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當時所說的潑水茶。

實際上,普洱茶的制作歷史非常短,真正成熟的普洱茶制造工藝,從時間上來說,也就是和存茶的歷史非常接近。 1950年,中國茶業(yè)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部隊進駐后把下屬的所有茶廠,全部統(tǒng)一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藝。50年代統(tǒng)一了加工工藝之后,就分為初制和精制兩個部分,延續(xù)至今的普洱茶工藝,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殺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級、拼配蒸壓成型五個環(huán)節(jié)。

初制方法為每次取鮮葉2~2.5千克置鐵鍋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條,曬干后即成毛茶,亦稱散茶,就是現(xiàn)在的云南曬青毛茶,當時叫“滇青”;復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分,精制是毛茶經(jīng)篩、簸、撿,剔去片、梗、茶末,進行分級。

總體來說,與其他茶類相比,普洱茶的制作過程并不復雜。目前能找到的專業(yè)級別的資料記載,是1950年出版的由黃崇燾先生所著的《制茶學》。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內(nèi)容。首先云南緊壓茶的制造是被單獨列為一個章節(jié)的,在第30章,共分為四節(jié),即毛茶的制造、沱茶的制造、圓茶的制造和藏銷緊茶的制造。那么在1950年,云南普洱茶到底是怎樣的制造工藝?

毛茶的制造,和1950年統(tǒng)一的工藝是一致的,即殺青→揉捻→干燥的過程。必須注意的是殺青時的鍋溫,鍋要燒到發(fā)紅時再投葉,這就是當時的殺青工藝。沱茶的制造,像目前沿用的,包括勐海、下關、鳳慶的沱茶工藝和配方,都和原有資料記載的很接近。圓茶七子餅的制造,由青毛茶作為原料蒸壓,和現(xiàn)在完全一致。特別提出的是,50年代以前,年產(chǎn)量2000余擔,而鎮(zhèn)越縣(易武)占了1500 擔,四分之三的茶葉是鎮(zhèn)越縣生產(chǎn)的。

藏銷緊茶的制造和七子餅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原料先進行拼配,然后剔揀→切茶→潮水(關鍵工藝)→稱茶→蒸揉→發(fā)汗,潮水和現(xiàn)在的熟茶工藝非常像,但是過程很短,只有3天左右;發(fā)汗的過程,在茶業(yè)統(tǒng)稱發(fā)酵的過程。

與生茶漫長的制茶史相比,熟茶的制作歷史并不算太長。熟茶最早的雛形是潑水茶,50年代后期,中茶廣東公司出口茶葉到香港時開始使用潮水做舊工藝;60年代從云南調(diào)撥毛茶拼配,到其他區(qū)域潑水做舊后出口;70年代初期,中茶云南省公司取得了進出口權,了解消費需求后,派員廣東觀摩學習,在1975年統(tǒng)一了渥堆曬青毛茶發(fā)酵工藝,至此,普洱熟茶時代正式開啟;70年代后期,出現(xiàn)了后發(fā)酵的概念,為了做區(qū)分,出口普洱熟茶被特指為“普洱茶”。

所以到現(xiàn)在,普洱熟茶工藝定型其實不過40多年時間。眾所周知,因為茶性濃烈,普洱茶在新茶時期并不適合品飲,普洱茶從壓制成餅到作為日常品飲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經(jīng)過數(shù)年時間的陳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變得醇和適口。

1996年,是云南企業(yè)股份制改革的關鍵節(jié)點。云南茶行業(yè)出現(xiàn)了第一家股份公司——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現(xiàn),說明云南的茶廠有了某種自主銷售的權利。也可以這樣說,1995年以前,所有的生茶,使用的都是統(tǒng)一的工藝,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殺青→揉捻→日光干燥,包括壓制的工藝都是統(tǒng)一的。

對于所有的廠家來說,都需要嚴格的接受這樣的加工工藝,每個茶廠都會對應的有一套標準樣,省公司也設定了審評科室,專門針對原料,對是否能達到標準樣的品質(zhì),是否是合適的品種進行審評。1995年以前的加工工藝完全是一致的,1996年,在勐庫區(qū)域的原料供應商率先自主為省公司提供成品,銷售端的茶商也可以指定需要哪個地區(qū)的茶葉。

以勐庫大葉種為原料壓制而成的普洱茶為例,最明顯的問題是苦澀度較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90年代中期,根據(jù)茶商需求,很多茶廠引入悶黃工藝,在揉捻后會堆放一段時間再干燥,即前發(fā)酵。采用了悶黃工藝制成的普洱茶,新茶時期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溶出穩(wěn)定、入口回甜(非回甘),適口性更好,茶香更突出等等不一而論。與此相應,加入了悶黃工藝的普洱茶,由于醇化的基礎已經(jīng)被改變,沒有了越陳越香的基礎,即便后期倉儲環(huán)境再好,也無法實現(xiàn)普洱茶最核心的價值。

2. 道光普洱府志

生普工藝開始的記錄如下:

最早記錄始于唐代。1382年、1664年都有記載。

關于普洱茶,目前最早的記載出現(xiàn)于唐代《蠻書》?!盁o采造法”,沒有具體的方法,和一些調(diào)料,如辣椒、姜等熬制在一起吃,直到現(xiàn)在還可以在云南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看到?jīng)霭璨柽@道菜。真正出現(xiàn)普洱茶制作工藝的準確年代是在光緒年間的《普洱府志》里。

在1382年,明代關于普洱茶的記載也是沒有系統(tǒng)的制作方式,“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瀹作草氣,差勝飲水耳”,在當時明代駐軍的眼中,普洱茶就只是比喝水稍好一點。

1664年,《物理小識》記載的“蒸而成團”,已經(jīng)是明確的工藝,“團”所指的是緊壓的物塊,包括餅、沱等都屬于“團”。

再過了接近100年,在歷史的記載中可以發(fā)現(xiàn),炒茶工藝已經(jīng)出現(xiàn),且普洱茶的名稱在1825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正史的記載中,阮福的《普洱茶記》寫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p>

經(jīng)歷了200年,從“蒸而成團”到“蒸炒并存”的階段。再經(jīng)過大概100年的時間,出現(xiàn)了和現(xiàn)在非常接近的加工工藝,炒后變軟,然后揉茶,晾干即得毛茶,就是初制茶。1939 年李拂一所著的《佛海茶業(yè)概況》,已經(jīng)把普洱茶的初制茶的工藝說得非常清晰:“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復搓揉成茶,曬干或晾干即得,是為初制茶”,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當時所說的潑水茶。

實際上,普洱茶的制作歷史非常短,真正成熟的普洱茶制造工藝,從時間上來說,也就是和存茶的歷史非常接近。 1950年,中國茶業(yè)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部隊進駐后把下屬的所有茶廠,全部統(tǒng)一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藝。50年代統(tǒng)一了加工工藝之后,就分為初制和精制兩個部分,延續(xù)至今的普洱茶工藝,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殺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級、拼配蒸壓成型五個環(huán)節(jié)。

初制方法為每次取鮮葉2~2.5千克置鐵鍋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條,曬干后即成毛茶,亦稱散茶,就是現(xiàn)在的云南曬青毛茶,當時叫“滇青”;復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分,精制是毛茶經(jīng)篩、簸、撿,剔去片、梗、茶末,進行分級。

總體來說,與其他茶類相比,普洱茶的制作過程并不復雜。目前能找到的專業(yè)級別的資料記載,是1950年出版的由黃崇燾先生所著的《制茶學》。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內(nèi)容。首先云南緊壓茶的制造是被單獨列為一個章節(jié)的,在第30章,共分為四節(jié),即毛茶的制造、沱茶的制造、圓茶的制造和藏銷緊茶的制造。那么在1950年,云南普洱茶到底是怎樣的制造工藝?

毛茶的制造,和1950年統(tǒng)一的工藝是一致的,即殺青→揉捻→干燥的過程。必須注意的是殺青時的鍋溫,鍋要燒到發(fā)紅時再投葉,這就是當時的殺青工藝。沱茶的制造,像目前沿用的,包括勐海、下關、鳳慶的沱茶工藝和配方,都和原有資料記載的很接近。圓茶七子餅的制造,由青毛茶作為原料蒸壓,和現(xiàn)在完全一致。特別提出的是,50年代以前,年產(chǎn)量2000余擔,而鎮(zhèn)越縣(易武)占了1500 擔,四分之三的茶葉是鎮(zhèn)越縣生產(chǎn)的。

3. 清代普洱府志是誰寫的

           清乾隆六十年(1795),定普洱府上貢茶千種:團茶(分5斤、3斤、1斤、千兩、1.5兩)、芽茶、茶膏和茶餅。其后,清政府又規(guī)定,貢茶由思茅廳置辦。清《普洱府志》卷十九有載,每年貢茶為四種:團茶、瓶裝芽茶、蕊茶、匣裝茶膏共八色。作為貢茶的還有景谷民樂秧塔白茶,即“白龍須貢茶”和墨江的“須立貢茶”。

普洱金瓜貢茶,始于清雍正七年即1729年。當時,云南總督鄂爾泰在普洱府寧洱縣(今寧洱鎮(zhèn))建立了貢茶茶廠,選取西雙版納最好的女兒茶,以制成團茶、散茶和茶膏,敬貢朝廷。清人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云:“普洱茶成團,有大中小三種。大者一團五斤,如人頭式,稱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

品種

普洱貢茶有哪些品種?普洱茶進貢的品種花色,各種歷史典籍的說法都比較統(tǒng)一,就是分三種八個衣色。

4. 普洱府志稿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葉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nèi)?,F(xiàn)在亦有瀾滄江內(nèi)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易武)、攸樂(基諾);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的說法?! ?清乾隆進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蠻磚、六日慢撒,周八百里。這“周八百里”不僅指茶山的面積,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連成一片的。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慢撒茶山。明隆慶四年(公元 1570年),車里宣慰使刀應勐將其管轄地劃為12個版納時,“六大茶山”為一個版納——“茶山版納”。這是為適應茶葉,特別是貢茶的生產(chǎn)而必須的。據(jù)《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載,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屬易武土司管轄外,其余五山均屬倚邦土司管轄。有史籍講“易武茶山,實際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記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確的?! ?茶山傳說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傳說與諸葛亮有關。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蜀漢丞相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留下很多遺器作紀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間編撰的《普洱俯志古跡》中。有記載:“六茶山遺器俱在城南境,舊傳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于悠樂,置銅鉧于莽枝,埋鐵磚于蠻磚,遺木梆于倚邦,埋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樹較它山獨大,相傳為武侯遺種,今夷民猶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壯觀,是諸葛亮寄箭處(民間傳說射箭處是普洱俯城東南無影樹山),上有祭風臺舊址?! ? 來源:百度文科

5. 普洱府志原文

《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三國志》: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于是外連東吳,內(nèi)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于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三國志》: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chǎn),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毙乓樱≌撜呋蚬至廖牟什黄G,而過于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jīng)事綜物,公誠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于當世。

《三國志》:“黃沙屯,諸葛亮所開也?!?/p>

司馬炎:善哉,如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三國志》: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備: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水經(jīng)注?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nóng)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普洱府志·古跡》:“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于攸樂,置銅鏝于莽枝,埋鐵磚于蠻磚,遺木梆于倚邦,埋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p>

《蜀相》中這樣寫諸葛孔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nóng)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yōu)厚的經(jīng)濟條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發(fā)展生產(chǎn)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后,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nóng),實行軍屯耕戰(zhàn)的效果是顯著的。當?shù)厝嗣裆詈昧?,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fā)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huán),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yè)”。只有富國強兵,才能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經(jīng)諸葛亮“踵跡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qū)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jù)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余畝,灌酒縣七千余畝,共四萬六千余畝?!睗h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jù)考古調(diào)查統(tǒng)計,全區(qū)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jīng)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fā)利用水利資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從出土的塘庫,水田模型與今比較,足以說明本地區(qū)自漢以來,在廣泛開發(fā)利用水利資源,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就一直因地制宜,以小型為主的形式修筑堰渠、塘庫,逐步將丘陵地帶改變?yōu)榱继?。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代農(nóng)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chǎn)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nóng)時,開拓農(nóng)田、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chǎn)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

6. 普洱府史料

當然可以喝,茶膏屬于普洱茶中的極品。

  茶膏是在唐朝時代宮挺里面皇家貴族服用的,因為茶膏可以作為藥品服用,對身體有某種益處。據(jù)說有存放上百年的極品茶膏,可惜至今沒能嘗過。介紹或推薦網(wǎng)店”快上好茶“有賣純正的茶膏,店老板人不錯,可以請教下的。

  茶膏的品飲價值:

  醒酒第一:普洱茶膏含有的L-丙氨酸,在人體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泛酸,以促進酒精代謝的正常進行.另外L-半胱氯酸能與酒精反應,加速酒精的代謝,并吸收一定量的酒精,提高人體對酒精的承受量,它可以轉化為胱氨酸,輔以?;撬崮苄迯蛽p傷的肝臟細胞,腦細胞和胃粘膜給織.因此,從這個意議上講,解酒的過程也是護肝的過程.

  養(yǎng)胃:普洱茶膏內(nèi)含的果膠物質(zhì)遠高于其它茶類.它不僅體現(xiàn)很好的吸附性,又能粘結和消除體內(nèi)細菌毒素和其它有害物質(zhì),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時又能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對患有胃潰瘍或胃炎的人而言,普洱茶膏果膠類物質(zhì)可形成薄膜狀態(tài)附著胃的傷口,促進潰瘍面愈合,適宜于胃病患者飲用.

  消食.解油膩:蒙頓茶膏在后續(xù)的轉化過程中會分解大量的衍生物,這些衍生物增加了胃蛋白酶的分泌,從而增強了人體的消食功能.

  降血壓.降血脂與降血糖:普洱茶膏的咖啡堿與茶堿有利尿作用,對緩解高血壓及高血脂有潛在的功能,普洱茶膏所含的茶多糖是生物活性高分子化合物,通過發(fā)酵的降解與轉化,又分離出小分子低聚糖,是普洱茶降血糖的主要"功臣".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西藏,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接受,成為上層貴族(包括活佛級以上的僧侶、宗教領袖)享受的特權物品之一,民間則禁止流通。之后,清朝皇室開始注意這一現(xiàn)象并接觸普洱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云南普洱茶團茶和茶膏開始向朝廷進貢。到乾隆年間,清宮御茶房開始制作普洱茶膏。御茶房在生產(chǎn)工藝上做了很大改進,普洱茶膏由貢品變成宮廷制品。

  宮廷制作的普洱茶膏成為茶中珍品,始終沒有在社會上流通。能夠得到它的只有一個途徑,就是皇帝每年拿出一部分賞賜有功大臣,而得到的大臣也輕易不舍得使用,只是把它當成高級藥材存放,一旦身體不適時才拿出沖飲。

  據(jù)史料記載,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藝非常復雜。原料選用的是指定的云南六大茶山大葉種茶,經(jīng)過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潤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后湯色濃艷,呈寶石紅和玫瑰紅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藥效成分。清朝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曾這樣評價:“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姜湯發(fā)散,出汗即可愈??谄坪眍?,受熱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內(nèi),過夜即愈”。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