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茶是一種工藝還是茶
工具原料白茶工藝
步驟/方法分步閱讀
1
/4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據(jù)氣溫采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2
/4
流程2、萎凋
采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攤青后,根據(jù)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或加溫萎凋。當茶葉達七、八成干時,室內自然萎凋和復式萎凋都需進行并篩。
3
/4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4
/4
流程4、保存
茶葉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后打開,進行包裝。
2. 白茶是品種還是工藝
? 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采用大白茶或水仙品種的肥碩芽頭制成,其外形單芽肥碩,滿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為白茶等級中最高一級。
? 白牡丹
白牡丹以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制成,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芽,形似花朵,葉張肥嫩,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 貢眉
貢眉以菜茶茶樹的一芽二、三葉制成,毫心明顯,茸毫色白較多,干茶色澤灰綠,是白茶中產量最高的一個品種。
? 壽眉
壽眉以菜茶的芽葉制成的白茶,形似長者的眉毛而得名,它在白茶中等級最低。貢眉和壽眉差別不大,區(qū)別在于貢眉的葉片較小,芽頭較多。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壽眉是建陽產區(qū)三級以下貢眉的統(tǒng)稱。后來,由于我國香港對于壽眉需求量增加,福鼎、政和等白茶產區(qū)也以三、四級白牡丹當做壽眉生產出口。同時,由于我國香港地區(qū)習慣把白茶統(tǒng)稱為壽眉,后來此稱呼便成為了商品名,并被白茶產區(qū)廣泛使用。
3. 白茶和綠茶的工藝區(qū)別
二者的區(qū)別主要是:
1、青茶是一種半發(fā)酵的茶(發(fā)酵度為30-60%)。鐵觀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 屬半發(fā)酵茶,即制作時適當發(fā)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2、白茶屬輕微發(fā)酵茶類,基本工藝過程是晾曬、干燥。白茶的品質特點是干茶外表滿披白色茸毛。色白隱綠,湯色淺淡,味甘醇。白茶是我國特產。白茶最主要的特征是 色銀白,真有“綠妝素裹”之美感,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4. 白茶傳統(tǒng)工藝及新工藝區(qū)別
茶葉根據(jù)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特點可分成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六大類。白茶和生普是兩個不同的茶類,其中生普屬于哪一類還存在爭議,有人認為,生普不經過人工渥堆是屬于曬青綠茶,也有人覺得生普經過時間的自然后發(fā)酵是屬于黑茶類,此爭議至今仍無結論。白茶和生普是不同茶類。
5. 白茶是一種工藝還是茶藝
飲茶: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中國也是世界上發(fā)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shù)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fā)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jù)說始于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xiàn)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制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fā)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達到調節(jié)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后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zhàn)國,茶葉已有一定規(guī)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又如在漢朝,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yè)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出現(xiàn)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漢族的風俗習慣作文(二)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tǒng)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面條、花卷、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區(qū)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酒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漢族傳統(tǒng)的特產酒。
酒不僅是能滿足提神、解除疲勞、醫(yī)用等生理需要的飲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媒體,它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會,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這種儀式中它起著溝通人神的媒體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jié)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漢族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宴。酒可以助興,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還在不少地區(qū)流行的飲酒時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動,既是一種飲酒習俗,又是一種民族游藝和民間智慧,它具有活躍氣氛
6. 新工藝白茶與白茶區(qū)別
花香白茶即功夫白茶,系應用高香型烏龍茶品種(如:金觀音、黃觀音、金牡丹、紫牡丹等)為鮮葉原料,按白茶基本加工工藝原理加工而成的特種白茶。但其工藝較常規(guī)的白茶更為復雜,也更難掌握,品質風格較傳統(tǒng)白茶更為獨特。
花香白茶色澤隨品種不同而有所不同,普遍色澤偏深且茶芽的絨毛較少,較理想的產品其色澤墨綠帶白毫,外形自然,硬實,湯色杏黃色透亮,葉底嫩黃完整自然。形成該品質風格主要是茶樹品種與長時間的變溫萎凋、二次烘制等因素的結果。
花香白茶的香氣具有烏龍茶品種的天然花香,不僅聞得到,還融入到茶湯的味覺上;香氣較濃豐富,而且幽長;品種不同花香明顯不同。主要是品種和工藝雙重因子決定的。
花香白茶滋味有白茶的共性,又有烏龍茶耐泡、滑口、飽滿、回甘的風格。對于初識白茶的人具有很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