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宜昌紅茶的茶區(qū)宜昌

來源:www.hztdqczl.cn???時間:2022-01-30 13:52???點擊:206??編輯:魯昭???手機版

據記載,宜昌紅茶問世于19世紀中葉,至今有百余年歷史。清道光年間,先由廣東商人犯鈞大福在五峰漁洋關傳授紅茶采制技術,設莊收購精制紅茶,運往漢口再轉廣州出口。咸豐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爾后緒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廣東幫茶商,先后到鶴峰縣改制紅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漁洋關運漢出口,“洋人稱為高品”。隨后,漁洋關周圍地區(qū)湖南石門、桑植,鄂西鶴峰、來鳳、五峰等地,均有廣東茶商、江西茶商、漢陽茶商等來此開設茶號,傳授紅茶采制技術,收購紅茶,制茶廠曾先后達到20多家。當時漁洋關以西的粗制紅茶,都要集中到漁洋關精制后,再通過漁洋河水運至長江、清江交匯口的宜都,然后才轉運漢口外銷英、俄、美、德諸國。當時漁洋關一躍成為鄂西著名的經茶市場,廣商除開辟鄂西宜紅茶市外,還大批涌向鄂南羊樓洞采制紅茶,1840年羊樓洞紅茶莊達50余家,年制紅茶10萬箱,達5萬余擔。1850年,俄商開始在漢口購茶,漢口開始單獨出口。1861年漢口列為通商口岸,英國即設洋行大量收購紅茶。因交通關系,由宜昌轉運漢口出口的紅茶,取名“宜昌紅茶”,宜紅因此而得名。由于宜紅茶品形俱佳,很受西方人歡迎,于是銷路大暢。宜紅由英國傳售至西歐,爾后美商、德商也時有購買,宜紅得到大量發(fā)展。1876年,宜昌被列為對外通商口岸后,宜紅茶出口量便一下猛增。據中國茶葉公司資料:至1886年前后,每年紅茶輸出量都在15萬擔左右。漁洋關一度成為與湖北省內兩大茶葉市場―羊樓洞、漢口齊名的鄂西南最為著名的紅茶市場,每年季節(jié)茶工達到5000余人。1888年漢口口岸出口量達86萬擔,占當時全國茶葉出口量的40%,其中以紅茶為主。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