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有人說達利與畢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個人,你怎么看呢?

來源:www.hztdqczl.cn???時間:2022-05-22 05:02???點擊:206??編輯:慕容影???手機版

雖說都是西班牙人,但兩人年齡相差二十幾歲,繪畫風格也不同,達利主要作品是超現(xiàn)實主義,畢加索風格多樣,涉獵現(xiàn)代繪畫多個流派。

完全不同意這樣的說法!抱有這樣認識的人應該是對西班牙畫家了解不夠深刻,對現(xiàn)代繪畫流派不清楚吧。達利的藝術成就主要是他對超現(xiàn)實主義繪畫的貢獻。而畢加索則是立體主義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們相隔了幾乎一代人。

在回答前,瀏覽了其他幾位網友的回答,他們對這兩人之間的差異已經介紹的足夠詳細了,我想補充一些達利與畢加索之間的交集,應該說達利在繪畫之路上直接受到了畢加索的鼓勵,他說過:

“畢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畢加索是一位天才,我也是。”

達利很敬重這位西班牙前輩,甚至將畢加索視為第二父親,他一直非常尊敬這位風格多變的當代藝術前輩。在達利走上繪畫之路一開始,就受到畢加索的影響和鼓勵,尤其在他早期繪畫的作品中,從畢加索立體主義繪畫獲得很多啟發(fā)。可以說從達利一開始接觸繪畫,就沒有擺脫過畢加索的影子。

10歲左右,達利第一次拿起了畫筆,正式開始描繪自己的作品。他的這種天賦和興趣很幸運地受到了印象派畫家拉蒙·皮喬特·吉?。≧amon Pichot Gironès 1871-1925)的啟發(fā)和鼓勵。

長期生活在巴黎的拉蒙·皮喬特是達利的老鄉(xiāng)和前輩。他早期的風格更接近于印象派,而他是畢加索的好朋友,同時他也是達利父親的朋友。在達利6歲時,畢加索曾經前往菲格拉斯看望過拉蒙,那時的畢加索和拉蒙正沉浸在立體派繪畫的創(chuàng)新激情之中,畢加索可能還沒有關注到這位未來的畫家。達利與畢加索倆人的正式見面要14年后才到來,那時的達利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前衛(wèi)畫家了。

皮喬特這個姓氏在加泰羅尼亞語中的寫法是Pitxot,這個家族中出現(xiàn)了很多的藝術家,家族成員都有非凡的藝術鑒賞力。除了拉蒙·皮喬特是畫家外,還有大提琴演奏家里卡多、小提琴演奏家路易斯、歌劇女低音瑪麗亞等等。這個家族和達利家族,一直保持著傳統(tǒng)的友誼,據說這項友誼從達利的父親開始,他早年在巴塞羅那就與皮喬特家族的人交上了朋友。

在1947年達利繪制的這幅畢加索肖像中(圖1-6 巴勃羅·畢加索在21世紀的肖像 Portrait of Pablo Picasso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947年 66 cmx1382.5px 收藏:菲格拉斯達利劇院美術館),

達利用超現(xiàn)實主義手法描繪出他對畢加索的意象,在一塊堅硬的來自海邊的花崗巖石下方,畢加索的頭顱像一只山羊,他吐出一把長長的勺子,勺子中有一只很小的曼陀林。達利沒有具體解釋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當時身在美國的達利在這尊胸像下方精心繪制了一朵紅色的康乃馨,表達了他對這位大師的思念。達利認為畢加索作品的魅力在于其中蘊含的浪漫主義精神,而達利則更多依附于古典的美學傳統(tǒng),“我們和畢加索完全不同,他感興趣的不是美,而是丑。而我,對美要感興趣得多。丑陋的美和美麗的美,就像畢加索和我是天才的兩個極端?!?/p>

1925年,對于達利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一年9月14日-27日,21歲的達利首次在巴塞羅那的達茂畫廊(Galeries Dalmau)舉辦了個人畫展,這家畫廊是當時是巴塞羅那最前衛(wèi)的一家畫廊。這次畫展一共展出了達利27幅油畫和5幅素描作品,其中就包括這幅《背對著我們坐著的少女》(圖2-2 背對著我們坐著的少女 Seated Girl / Seated Girl Seen From the Back 1925年 104cmx1850px 收藏:馬德里 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這幅畫與《在窗前的女孩》完成于同一時期。他細致地描繪了妹妹背后的三縷卷發(fā),將表現(xiàn)力和細致的技法融為一體,標志著他畫技的成熟。這年秋天,畢加索在巴塞羅那的達茂畫廊看到了這幅《背對著我們坐著的少女》,或許是瑪麗亞腦袋后三縷頭發(fā)的樣式,讓畢加索想起了自己早期的一幅素描,他給予這幅畫以高度的評價。一些新聞媒體和藝術評論家也紛紛給達利這些作品以好評,達利由此開始確立了自己的名聲。

此時的達利,還沒有形成自己成熟的風格,仍然處于對各種現(xiàn)代繪畫風格的模仿、借鑒和探索之中,當然,他更沒有想到用超現(xiàn)實主義的理念去掀起大海的皮膚。而在這段時間,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觀察自己家鄉(xiāng)的景色并將其表現(xiàn)出來,父親、妹妹也經常成為他的模特,這種“尋根”式的精神探索,給了達利藝術創(chuàng)作豐富的養(yǎng)分。于是我們看到,從1925年開始,一個全新的達利誕生了。

解決了創(chuàng)作題材問題后,達利對于各種現(xiàn)代流派的繪畫理念與技法仍難做取舍。他依然渴望把畢加索開創(chuàng)的立體主義經驗與傳統(tǒng)優(yōu)雅的古典主義手法結合起來,但他對這些技法的應用顯得還不成熟。在這兩幅畫中,他對妹妹衣服褶皺、毛巾堆疊的效果處理上,采取了高度概括的方式,試圖消減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現(xiàn)性的成分,這讓這幅畫的一部分帶有一些幾何化傾向的結構,但他做的并不堅決。在對室外風景的描繪中,則有著古典式的嚴謹和呆板。整體畫面偏冷色調,他用了大量的藍色、綠色——這是達利年輕時期作畫時喜歡的調子。這就像20多年前,年輕的畢加索經歷“藍色時期”一樣。這種調子的應用,讓他所描繪的景色雖然如此優(yōu)美,卻更加散發(fā)出一種濃郁的惆悵情緒。

經過了少年時期的迷茫和青年求學階段的探索后,達利接觸到布勒東等人的超現(xiàn)實主義理念,從1929年開始,逐步成為了超現(xiàn)實主義的繪畫的干將。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向畢加索致敬。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