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紫筍茶的產(chǎn)地

來源:www.hztdqczl.cn???時間:2023-02-10 06:33???點擊:177??編輯:admin???手機版

一、紫筍茶的產(chǎn)地

紫筍茶,產(chǎn)于浙江長興顧渚山一帶?!白瞎S”一名,也由陸羽《茶經(jīng)》“紫者上,筍者上”而得名,紫筍茶又被稱為湖洲紫筍、顧渚紫筍。被歷代文人譽為“茶中極品”。從唐代開始,經(jīng)過宋、元,至明末,連續(xù)進貢876年。顧渚紫筍茶作為貢茶可謂進貢歷史最久、制作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品質(zhì)最好、進貢時間最長的貢茶,顧渚紫筍是中國貢茶之最。

紫筍茶賴以生長的顧渚山屬低山丘陵,坡度平緩,植被豐富,土層厚,有機質(zhì)含量高,適宜茶樹生長。顧渚山因處于良好的小氣候條件,從而孕育出流芳千年的紫筍茶,紫筍茶有著優(yōu)異的內(nèi)質(zhì)和獨特的香味。紫筍茶的特點為:芽葉細嫩、芽色帶紫、芽形如筍、條索緊裹,沸水沖泡,芳香撲鼻,湯色清亮,茶葉舒展后,呈蘭花狀。

二、古代皇帝都喝什么茶?

古代皇帝喜歡喝碧螺春茶,銀針茶,普洱茶,普洱小茶,蓮心茶,鐵觀音,蒙頂山茶,西湖龍井茶。

皇帝喝的一般都是貢茶,他們喝的茶葉也并不固定,只要上供的茶,他們都會進行品嘗,皇帝比較喜歡喝紅茶。

貢茶是中國古代專門進貢皇宮供帝王將相飲用的茶葉。貢茶初始,只是各茶葉產(chǎn)地的地方官吏征收名特茶葉作為土特產(chǎn)進貢皇朝,屬于土貢性質(zhì)。自唐代開始,貢茶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在名茶產(chǎn)區(qū)設立貢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細采精制,督造貢茶。

貢茶制度實質(zhì)是一種變相的“稅制”,是歷代皇朝強加給茶農(nóng)百姓的一副沉重枷鎖。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由于歷代朝廷對貢茶品質(zhì)的苛求和求新,迫使歷代貢茶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因而促進了制茶技術的改進與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說,貢茶的發(fā)展為中國名茶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貢茶起源于西周之初。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土植五谷,丹漆荼蜜,皆納貢之?!庇纱丝梢?,那時茶葉已作為一種土特產(chǎn)品納貢。隨著唐代社會飲茶風俗的普及,皇室、官吏飲茶范圍的擴大,土貢形式漸漸無法滿足飲茶需求,于是官營督造專門生產(chǎn)貢茶的貢茶院應運而生?!邦欎咀瞎S”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貢茶之一。宋代蔡寬夫《詩話》記載:“湖州紫筍茶出顧渚,在常湖(常州和湖州)二郡之間,以其萌莊紫而似筍也?!?/p>

唐代最著名的貢茶院就設立在顧渚山。據(jù)《長興縣志》述,顧渚貢茶院建于唐代宗大歷五年,產(chǎn)制規(guī)模之大,“役工三萬人”“工匠千余人”。每年朝廷要花“千金”之費生產(chǎn)貢茶。每年清明之前,貢焙新茶“顧渚紫筍”制成后,便快馬加鞭送往長安,呈獻給皇帝。曾有詩描述過茶到之時的場景:鳳攆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唐代除了在長興顧渚山設貢茶院之外,還會在其他茶產(chǎn)地征收貢茶。

據(jù)《新唐書?地理志》記載,當時的貢茶地區(qū),共有十六個郡。包括今福建、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十多個產(chǎn)茶地。唐代的貢茶品目有十余種:湖州“顧渚紫筍”;劍南“蒙頂石花”;峽州“碧澗、明月”;福州“方山露芽”;常州“陽羨”;夔州“香雨”等。貢茶絕大多數(shù)是蒸青團餅茶。采制方法根據(jù)陸羽《茶經(jīng)?三之造》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發(fā)于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备鶕?jù)吳覺農(nóng)《茶經(jīng)述評》的解析,唐代茶餅的制作過程是:采茶、洗茶、蒸茶、抖散、搗茶、裝模、拍壓、出模、列茶、晾干、穿孔、解茶、貫茶、烘焙、成穿、封茶。

碧螺春,銀針茶,梅片茶、花香茶,蓮芯茶,鄭宅芽茶,普洱小茶等等。

三、什么叫安擔?

安擔大概就是舒服的意思,有什么比喝茶聊天更“安擔”的事情呢。湖州的茶,種類繁多,其中安吉白茶、莫干黃牙、顧渚紫筍最為著名?,F(xiàn)在崇尚安吉白茶的較多,然而唐代陸羽在將顧渚紫筍評為第一。湖州好山好水,是茶樹的天堂。每年清明、谷雨時期,茶葉的嫩芽鋪滿山巒。

安擔就是讓人安全不擔心

四、貢茶是什么?

茶在宋代,無論種植、采制、飲用,都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優(yōu)良茶品輩出,名目繁多,品高名亦雅,大勝唐朝。這與貢茶制度的形成不無關系,也就是說,是帝王將相們引導消費的結果。

貢茶,即是向皇帝進貢新茶。這在唐代已形成定例,至宋代時已經(jīng)制度化,貢茶之風愈演愈烈。唐代貢茶只有湖州顧渚的“紫筍”,每年清明,新茶便要貢至京城。宋代貢茶的主要產(chǎn)地之一是福建建溪的北苑。北苑茶起初亦名紫筍,繼而又有“研膏”、“臘面”、“京鋌”之名。北宋初,太祖特派官員到北苑督造團茶,是專用的貢茶。團茶模壓成龍形或鳳形的樣子,稱為龍鳳茶,習慣上稱為“龍團鳳餅”。后來茶模改小,壓成的茶餅稱為小龍團。

此外,貢茶還有“密云龍”、“白茶”等名目,一品賽過一品。宋代貢茶講究名號雅致,如龍團勝雪、御苑玉芽、萬壽龍芽、龍鳳英華、瑞云翔龍、龍苑報春、萬春云葉等,都是一時名品。北苑貢茶多至四千余色,年貢四萬七千一百多斤,龍團鳳餅,名冠天下。

貢茶如此多,皇上也不能拿它當飯吃,所以樂得將那些無法飲盡的龍團鳳餅賜給近臣。臣下們得茶,以為受了莫大的恩澤,感激不盡。蘇軾出知杭州時,宣仁皇后遣內(nèi)侍賜以龍茶銀盒,以示厚愛之意。位不及宰相,一般都難有機緣得此厚愛。歐陽修任龍圖閣學士時,仁宗趙禎曾賜給中書、樞密院八大臣小龍團茶一餅,八人高興極了,平分而歸。這御賜龍茶拿到家中,根本舍不得飲用,卻當做家寶珍藏起來,待有尊客來訪,方才拿出傳玩一番,以為莫大的榮耀。大龍鳳團茶八餅重一斤,龍鳳小團則是二十餅重一斤,一餅小龍團,分量之輕可以想見,八人平分,一人能得幾許?按當時的價值,一斤龍茶值黃金二兩,正所謂“金可有而茶不可得”,貴重之極。也難怪歐陽修說“分得小龍團,只是捧玩而已”。北宋文學家王禹有一首描寫大臣受賜貢茶的詩,詩云“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yǎng)白頭親”。受賜龍團,喜愛得不行,同樣也舍不得飲它。

有機緣充作貢品的茶,自然是上好的茶,因為上了貢,自然就成了天下名茶。這些貢茶經(jīng)過各代茶民的培育,品質(zhì)不斷提升,有些茶品流侍至今。

茶品眾多,難分高下,人人各有所好。一般來說,浙江人愛綠茶;廣東人愛紅茶;福建人愛烏龍茶;云南人愛普洱茶;北方人愛花茶。在國外,歐美人愛紅茶;非洲人愛綠茶;東南亞人愛烏龍茶;日本人愛蒸青綠茶。要品得茶中至味,恐怕不能少花了功夫,也要多嘗嘗不同的品種。

中國歷史上自唐代開始,出現(xiàn)過許多有名的茶品,隨著制茶工藝的改進提高和人們品飲觀念的改變,不少名品消失了,代之以新的更優(yōu)良的茶品。未來的茶品,可能在色、香、形、味之外,更加追求保健功效,也許會有更多的藥茶問世,在繼承和創(chuàng)新方面,發(fā)展是不會有止境的。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熱門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