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玻璃杯泡綠茶的三種方法分別是什么
綠茶的沖泡方法有三種,即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1、上投法
即先注水至茶杯七分滿,再投茶,此方法適用于外形緊結(jié)的高檔名優(yōu)綠茶,如茶芽細嫩的毛尖、碧螺春等。
2、中投法
即先注水至茶杯的1/3處,再投茶,待茶葉舒展開來后再注水,此方法適用于干茶條索纖細的綠茶,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等。
3、下投法
即先投茶再注水,此方法適用于干茶外形大小勻整且直而不彎的綠茶,如太平猴魁等
2. 綠茶用玻璃杯泡好嗎
1茶樹品種
理論上講,喬木型茶樹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為半喬木,再次為灌木,而茶葉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耐泡度。因此,同等條件下,不同樹型的耐泡度依次是:喬木>半喬木>灌木。
我們熟悉的大多數(shù)綠茶,其實都是灌木型茶樹。而普洱茶卻是云南的喬木型茶樹,且以大葉種居多。基因的不同,一開始就決定了綠茶和普洱茶耐泡度的懸殊。
2樹齡及生態(tài)環(huán)境
樹齡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兩個因素是息息相關(guān)的,樹齡的討論必須是在同等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條件下才有意義。在同等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下,樹齡越大,滋味越醇厚,耐泡度越高。這也是我們常發(fā)現(xiàn)古樹茶極其耐泡的原因。但如果茶樹老化嚴重,那又另當別論了。
此外,生態(tài)環(huán)境對茶樹生長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直接決定了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與否。例如,高山地區(qū)云霧較充沛的環(huán)境下,出產(chǎn)的茶葉一般是內(nèi)質(zhì)豐厚、口感飽滿的,耐泡度也更高一些。
3原料的老嫩
一般情況下,芽茶的耐泡度較低,因為芽頭的氨基酸含量較高,而茶多酚含量更低。全是芽尖的茶比較不耐泡,而一芽兩葉或者三葉耐泡度就要高一些。粗大葉片的茶多酚含量比芽頭更高,內(nèi)含物質(zhì)比較豐富,飲用時必然要經(jīng)過很多次的沖泡,才能釋放完畢。
綠茶的原料一般較嫩,嫩芽的酚氨比很高,滋味鮮爽。而普洱茶,尤其是古樹普洱茶,常常采到一芽三四葉,芽葉連枝,葉片有一定的成熟度,茶梗也含有豐富的內(nèi)含物質(zhì)。因此,相對而言普洱茶的耐泡度就更高一些。
4茶葉的完整度
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茶葉完整程度與茶葉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反之則耐泡度越低。一些茶條較細碎的茶(如紅碎茶),由于茶葉更細碎,其中的物質(zhì)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5制作工藝
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揉捻工藝了。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葉片細胞壁破損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釋放速度也就越快,耐泡度也就會相應降低。
揉捻使葉片細胞擠揉裂開的程度叫“細胞破碎率”。不同茶類對細胞破碎率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綠茶一般要求達到40%-45%;“滇紅”功夫條茶要求達到72%以上;分級紅碎茶要求達到90%以上;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的細胞破碎率要求達到38%-45%。
6沖泡方法
這其實是茶藝層面的問題了。同樣的茶,不同人、不同時沖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樣。這是由主要與茶水比例,還跟時間和溫度有關(guān)。一般來說,茶水比例低(投茶少、注水多)、浸泡時間長、水溫高,那么耐泡度就更低;反之,則耐泡度更高。
我們沖泡綠茶,如果用玻璃杯沖泡,往往注水較多,而且茶葉較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因此耐泡度就更低,往往第三泡以后就沒什么滋味了。而如果用蓋碗沖泡,那么同款綠茶,可能就可以多泡兩泡了。
通過以上分析,大家應該能看出來為什么綠茶與普洱茶相比,耐泡度有天壤之別了吧?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耐泡度只是衡量茶葉好壞的一個維度,并不是唯一標準。耐泡度高的,未必就一定是好茶;耐泡度低的,未必就不是好茶。評判一款茶的好壞,還是要從香氣、滋味等多個方面去綜合考量。
3. 綠茶為什么用玻璃杯泡
綠茶、花茶不用杯蓋,會產(chǎn)生水悶味 用玻璃杯 泡綠茶也是有講究的。注意兩點:第一就是要用玻璃杯來泡,不要蓋上蓋子,第二點就是要注意水溫。 為什么用玻璃杯來泡茶呢?因為玻璃杯透明度高,可到茶葉優(yōu)美的外形,具知有很好的性。高硼硅玻璃杯耐高溫,不怕炸,玻璃不含鉛貢等重金屬,道玻璃杯便于清洗。所以大家都喜歡用玻璃杯泡茶。 泡綠茶的水溫不能過高,大約在80℃左右就可以了。
這是因為綠茶大多都是在谷雨前或者是清明前采摘下來的茶樹的嫩葉,既然是嫩葉,當然就怕高溫了。如果水溫過高的話,就把茶葉泡壞了。
另外呢,如果選取帶蓋子的茶具的話,它不容易散熱,時間長了版,就把茶葉泡糊了,這個茶湯也變得非常渾濁,非常不好看。
4. 玻璃杯泡綠茶的三種方法分別是什么呢
①備具:準備無刻花透明玻璃杯(根據(jù)品茶人數(shù)而定)、茶葉罐、開水壺(煮水器)、茶荷、茶匙、茶巾、水盂。 1 備具 ②賞茶:用茶匙從茶葉罐中輕輕撥取適量茶葉入茶荷,供客人欣賞干茶外形及香氣,根據(jù)需要,可用簡短的語言介紹一下即將沖泡的茶葉品質(zhì)特征和文化背景,以引發(fā)品茶者的興趣。
③潔具:將玻璃杯一字擺開,或呈弧形排放,依次傾入1/3杯的開水,然后從左側(cè)開始,右手捏住杯身,左手托杯底,輕輕旋轉(zhuǎn)杯身,將杯中的開水依次倒入水方。當面清潔茶具既是對客人的禮貌,又可以讓玻璃杯預熱,避免正式?jīng)_泡時水溫下降。溫燙茶杯畢將廢水倒入水盂。
④置茶:用茶匙將茶荷中的茶葉一一撥入茶杯中待泡。
⑤溫潤泡:將開水壺中適度的開水傾入杯中,水溫80~85℃,注水量為茶杯容量的1/3,注意開水柱不要直接澆在茶葉上,應打在玻璃杯的內(nèi)壁上,以避免燙壞茶葉。其目的主要是浸潤干茶。 沖水后輕搖茶杯,幫助茶葉均勻浸潤。
⑥沖泡:執(zhí)開水壺以高沖注水,使茶杯中的茶葉上下翻滾,有助于茶葉內(nèi)含物質(zhì)浸出,茶湯濃度一致。一般沖水入杯至七成滿為止。
⑦奉茶:右手輕握杯身(注意不要捏杯口),左手托杯底,雙手將茶送到客人面前,放在方便客人提取品飲的位置。茶放好后,向客人伸出右手,做出“請”的手勢,或說“請
5. 玻璃杯泡綠茶的正確方法
一般情況下,茶葉要放水杯的茶隔下面。
這樣喝茶的時候,就不會出現(xiàn)嘴巴喝到茶葉的問題了。一般像普洱茶、烏龍茶以及我們浙江的龍井茶,茶葉都是需要放在茶隔下面的水杯里的。
當然,也有些茶葉是不適合久泡的,那就可以把茶葉放在茶隔里,需要飲用的時候及時取出茶葉即可。這里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泡茶的水溫一般都比較高,鋼質(zhì)茶隔吸收熱量效果又非常好,取出茶隔的時候不小心可能會被燙到手。
6. 泡綠茶的玻璃杯子
能用。一般不會很好。
選購方法:
1、白度:對明料玻璃要求無顯著色澤。
2、氣泡:允許一定寬度、一定長度的氣泡存在一定的數(shù)量,而能用鋼針刺破的氣泡不允許存在。
3、透明疙瘩:指熔融不均勻的玻璃體,對容量小于142mL的玻璃杯,長度不大于1.0mm的不多于一個;對容量為142~284mL的玻璃杯,長度不大于1.5mm的不多于一個,杯身1/3的透明度疙瘩不允許存在。
7. 用玻璃杯沖泡綠茶有幾種方法
一、上投法(如碧螺春)
采用上投法泡茶,對茶選擇較強,細嫩名優(yōu)綠茶一般用上投法,如碧螺春、信陽毛尖等。如對松散型或毛峰類茶葉,都是不適宜的,否則,會使茶葉浮在湯面。
第一步: 準備一只玻璃小壺或高玻璃杯,倒入85℃的水至壺或杯的七分滿。
第二步:置茶。拿茶撥向茶杯中投茶,大約3~5克。
第三步:待茶葉伸展開來即可飲用。
PS:用上投法泡茶,雖然解決了部分緊實的高級細嫩名茶因開水溫度太高,從而造成對茶湯和茶姿的不利影響,但同時,采用上投法泡茶,會使杯中茶湯濃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氣不容易揮發(fā)。因此,品飲上投法沖泡的茶時,最好先輕輕搖動茶杯,使茶湯濃度上下均一,茶香得以透發(fā)。
二、中投法(如自嘉?納雍綠茶)
中投法其實就是兩次分段泡茶法,它雖然對茶的選擇不是很強,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泡茶水溫偏高帶來的弊端,但也給泡茶帶來復雜化。
第一步:先向杯中倒入1/3的水;
第二步:然后投入自嘉·納雍綠茶(約3~5克)
第三步:將水注入至七分滿。
第四步:30秒后即可飲用,可泡3至4泡。
三:下投法(如日照綠茶)
適合于茶條松展的茶。
第一步: 準備一只玻璃小壺或高玻璃杯,投入3~5克茶葉。
第二步:倒入少許熱水(85℃),將茶葉稍稍潤濕。
第三步:倒入85℃的水至壺或杯的七分滿。
第四步:待茶葉伸展開來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