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散文它是什么

來源:www.hztdqczl.cn???時間:2022-08-23 15:15???點擊:138??編輯:藍春???手機版

概述散文(prose;essa)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

先說體裁。現(xiàn)在的散文體裁已經(jīng)分有好幾種。有隨筆小札、心情

文字、旅行游記、敘事抒情等等。隨著筆者的感觸不同,每篇散文的

定義上就有所區(qū)別。

寥寥幾語,盡述心事,這樣的散文很精悍,與現(xiàn)代詩歌相得益彰;

洋洋灑灑,闡述心情,這樣的散文很凝鑄,作者一定必有深意,要結(jié)

合題目去理解,才能領(lǐng)悟。

再說風(fēng)格。有清新的、凝重的、喜悅的、悲傷的、積極的、落寞

的,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有一個宗旨,既文筆一定要優(yōu)美,文章一定要流暢。

‘形散而神不散’。最后結(jié)尾處,一定要有點睛之筆,突出主題,反

應(yīng)出這篇文章的思想。

其實,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隨調(diào)和。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

處,只要能引起讀者共鳴的,都是好文章。散文雖有它自己獨特的一

些規(guī)定和范疇,但只要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文字,誰不為之感動呢?古詩中

的拗句也是如此。

散文一般的寫作規(guī)律是:對事物、人生、景物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華,敷衍成文。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墒且憩F(xiàn)這樣的中心立意,就是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記敘、議論都帶有強烈的感情,字里行間都滲透著感情。

一、 精于立意 散文的立意其實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寫作。散文的立意要求獨特,就是說作者的感悟是體現(xiàn)作者的獨特情志、獨特感受、獨特體驗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產(chǎn)生的精神產(chǎn)生。 依靠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散文立意只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憑著鮮明的感受,敏銳的觀察能力,同人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搏,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是詩意。這詩意,是使我們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是詩的靈感。我們要為自己的散文立意去努力捕捉這各心靈的顫動,思想的閃光點。

二、善于構(gòu)思 構(gòu)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如何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是很“散”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珠互相之間有內(nèi)在聯(lián)系,我們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散落的珍珠穿起來,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

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六種常用的線索)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活中發(fā)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厭惡到喜歡,就可以用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材料聯(lián)結(jié)起來。如楊朔的《荔枝蜜》。 二是事物線索。把發(fā)生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詠志的散文就是以物為線索的。 三是人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這個人物作為線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nèi)容的事物串連起來。這個人物還可以是寫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景物沉思暇想,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有關(guān)的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 五是景物線索。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是行動線索。如游記以游程行蹤為線索。

三、創(chuàng)造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與景的交融,是意與境的統(tǒng)一,是作者浸透了時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散文的這種意境,應(yīng)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散文應(yīng)該創(chuàng)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意境。 巧于布局: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shè)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jié)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并且首尾呼應(yīng),通體一貫,有機結(jié)合。 明于斷續(xù):散文要散得起來, 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xù)的技巧。是于斷續(xù),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

四、感情具體 。散文以感悟為靈魂,但感情是什么,得在文章中說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說感悟 ,但文章中的景致、人物、事件均可以指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記敘文的主題一樣,要明白暢曉,讓人覺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時要清楚的出現(xiàn)在文章中。 散文和記敘文的最大區(qū)別:散文中所寫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從自身感悟出發(fā),是作者對事物特殊意義和美的發(fā)現(xiàn)。這種發(fā)現(xiàn)是知覺、思維、感覺的綜合思維結(jié)果,體現(xiàn)了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記敘文是記錄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從作者的感悟出發(fā)。

散文的取材十分廣泛,人間萬像、宇宙萬物、各色人等、宏觀微觀無不涉及,而這些材料一旦出現(xiàn)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觀感悟,代表著作者的人生經(jīng)驗、觀點感受。所以,同樣的材料,不同的作者所看到的內(nèi)涵是不同的。這里,我們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體特點就是:形散神聚。即所有的材料經(jīng)過作者巧妙的構(gòu)思聯(lián)想,這些看似無關(guān)聯(lián)或關(guān)聯(lián)不緊密的材料(形散),但它們都指向同一主旨。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處,可以讓文章活潑靈動,變化多端。 散文的寫法較其他文體更活潑自由,不拘一格。常見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記敘,也是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記敘、抒情、議論等融為一體,夾敘夾議。散文的結(jié)構(gòu)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選取上,一般運用聯(lián)想手法。

總體來看,抒情的散文有時氣勢磅礴,有時低吟輕唱;記敘的散文如詩如畫,曲徑通幽;議論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紛呈……但是不管作者怎樣安排文字,怎樣組織材料,歸根結(jié)底還是為了表達他對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 入筆細微,以小見大。一般的散文寫作,我們可以從細小的方面入筆,做到以少勝多,以小見大。實際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事物中的一枚葉片、一粒沙土……都可以體現(xiàn)出大的主題。對于一個有心人來說,這些小的事物同樣可以寫出好的文章。 夾敘夾議,感情真實。不論何種感情,都要真實的表現(xiàn)出作者的狀況。散文因為有對生活和事物的感悟,就得有夾敘夾議的的表達方式。

在烹煮茶中感悟人生的散文

烹,是,酸甜苦辣,一碗煙火;煮,是,起起伏伏,幾多詩意,幾多。邂逅一米陽光,心乃大,天地寬,呼吸,靜靜于紅塵一隅,感悟冷暖人生。

――題記

(一)烹

生活,就是一碗煙火。柴米油鹽,酸甜苦辣,細細研磨。

人生的路上,總會有風(fēng)雨,而風(fēng)雨的路上,總會有一份牽掛、念想,永遠銘記于心頭。烹,是兒時母親灶臺上,忙碌的聲影。那時年幼,還沒有灶臺搞,每次聞著母親炒菜時的香味兒,總會忍不住踮起腳尖,眼睛巴巴地望著鍋里,時常吞著口水,用臟兮兮的小手,想要去偷吃灶臺上已經(jīng)炒好的菜肴。每每這個時候,母親的大巴掌總會適當(dāng)?shù)芈湓谖业男∈稚?,伴隨著的還有母親的呵斥:“離遠一些,小心被油燙著,趕緊去洗手。”每當(dāng)這個時候,我總會笑嘻嘻地跑到一邊去。那時候,妹妹總比我“賊”,她就站在那里,腋魴“宓剩趁著母親不注意,就伸出小手偷吃東西。最可恨的是,她偷吃后,就跑我跟前炫耀,當(dāng)我很不服氣的也想偷吃時,每次都是母親語重心長的教導(dǎo):“讓著妹妹點。”

那時候生活很苦,但是,母親用她的雙手烹出了和諧,烹出了溫暖,烹出了童年的美好記憶。記得最喜歡吃的是母親做的雞蛋面條,那時候家家戶戶吃面條次數(shù)不多,也沒有那個閑錢去買。記得第一次吃母親做的雞蛋面條時,我覺得那應(yīng)該是世間最美味的食物。雞蛋面條,不是字面上的雞蛋加面條,在我們這里,是用雞蛋與土豆粉加在一起,加上水調(diào)好,再在鍋里烙成薄薄的一層,然后在切成面條狀,再用水煮,調(diào)好佐料,像面條一般,但絕對比面條好吃。

做雞蛋面條,是我學(xué)會的烹飪的第一道菜肴。記憶里的母親,留下印象最深的或許也是這道菜肴吧!母親教的不多,記下也只是孩子的天性。一朝分離,那些五味雜陳都漸漸地在小小的廚房里,獨自烹飪著,和妹妹一起,為生活烹飪出,一縷縷的溫暖。

歲月總會帶走太多,太多。不在年少,當(dāng)回想過往時,記下的就是母親廚房里烹飪的一幕一幕,那些溫馨的片段,溫暖整個童年。至少記得歡笑,記得當(dāng)初的味道。

去年年底,母親打電話說一起吃團年飯。一時間,心頭五味雜陳,我知道,她想為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用一個母親的身份為我們烹飪一桌滿滿的菜肴。我沒有拒絕,也沒有理由拒絕。母親說,叫我第二天早一些去幫忙。于是,我早早的起床,7點多就去了她的小餐館。

這是10多年后的相聚,心頭自然堵得難受。其實叫我?guī)兔?,她早已?jīng)將所有的東西準(zhǔn)備的差不多了,我最多給她端一下菜。那一刻,我還是她年幼的'孩子,她還是絮絮叨叨地說,“站遠一些,小心油燙著。去洗手,洗手了在吃飯?!蔽ㄒ徊煌氖牵也辉谛ξ嘏荛_,我只是退后一步,暗暗打量著母親的白發(fā),打量著那些逝去的歲月。

前幾天的母親節(jié),我沒有給她打電話,現(xiàn)在想來,現(xiàn)實中的我似乎總是這般不懂得去表達。明明牽掛著,明明惦念著,但總是不說出口。心中的千言萬語,在很多時候,我喜歡在靜靜的夜里,寫進我的那些深深淺淺的文字中,一個人孤獨,一個人感傷。

(二)茶

生活,就是一杯茶,浮沉之間,甘苦交織。

與茶結(jié)緣,其實是在9歲以后,那時父親喜歡喝茶,剛開始時,談不上喜歡,只是隨著父親喝著。后來,習(xí)慣似乎就成為了一種自然。

每到春天,春暖花開的日子,茶葉總會冒出來。綠油油的茶葉,猶如小姑娘一般,怯怯地探出頭,悄悄地打量著春的世界,細細地聆聽著春的氣息。

父親愛茶,可是家中沒有多余的錢去買茶葉,而且買來的茶葉貴不說還不好喝。這時候,我和妹妹就喜歡滿山的去采茶。當(dāng)然,采的不是自己家的。每次放學(xué)后,姐妹倆放下書包,鎖好家門,就出門了。

姐妹倆一人一個小包,像偵探一般。那時候,農(nóng)人的農(nóng)活多,茶葉出來了多半荒廢著,真正采茶的人少,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姐妹倆總是小心翼翼的。采茶一般都是在下午,而山坡上四處都是墳塋,對于兩個半大的孩子來說,心中自然是害怕的。躲進茶林,除了采茶,就是仔細地聆聽著周圍細瑣的聲響。

等到包里滿滿的了,就得回家了,每次回去的時候,天幾乎都已經(jīng)黑了。那時候,姐妹倆用一路歌聲,來驅(qū)散著心底的那份恐懼。

茶葉采摘回來后,就是制作了。柴火灶臺高,我還夠不著,一般就煤火了。煤火得等火完全燃起來以后,才可以制作,不然殺青的效果不好。殺青、揉搓,一般至少得反復(fù)三次,然后就是烘干了,烘干時急不得,得慢慢小火焙著,知道茶葉的清香慢慢滲透整個屋子。

每次家里來客人,我總會給客人泡一杯茶。很多客人就會說,這茶不錯,哪里買的。這時候父親就會有些自豪地說,丫頭做的。生活面前,容不得年齡大小,你不得不去面對。其實,做茶,我也只是以前看母親做了幾次,還沒有用心看過。怎么就記在心里了,我也不知道。

那時候的茶葉,真的不知道掌握什么火候,也不知道殺青的力度大小,只是憑著自己知道的去做,但那時候的茶卻是記憶中,最醇香的。父親的微笑,很多時候,都是勞累過后回到家中,那杯濃濃的,帶著熱度的那杯茶。

時光流逝,如今早已經(jīng)不在是那個扔下書包,就去采茶的小姑娘了。每次回家,給父親捎上的也總少不了買一些茶葉。已經(jīng)記不清多少歲月未能為他沏上一杯茶了,亦記不清何時,白發(fā)已經(jīng)染上了青絲。歲月在時光中沉淀,留下的是那一縷茶香,與那段歲月。

現(xiàn)實中的我是個慢熱的人,不喜歡爭,亦不喜歡拼搏,很多時候自己都覺得少了些志氣。我喜歡的生活,就是一份安然,靜靜地,一卷詩書,沾染一點墨香,清茶一盞,靜謐安然,便是最美。

一杯茶,一段歲月,一段冷暖人生。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