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為什么中國人喜歡扇子?

來源:www.hztdqczl.cn???時間:2023-01-27 22:02???點擊:60??編輯:admin???手機版

扇子起源于中國,歷史悠久。小小一把扇子,從最初用來納涼乘風(fēng),到后來標榜身份地位,再到文人墨客在扇子上題詩作畫,或以扇子為題吟詠起興,扇子在古人的生活中實在是具有實用、禮儀、審美等多種功能。

發(fā)展至今扇子不僅可以稱之為實用佳物,還是一種文化符號。古代的文人君子喜愛扇子,或是用之乘涼,或是把玩欣賞,抑或是在文學(xué)作品中寄予扇子種種品格操守或精神內(nèi)涵。那么,扇子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到底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

為什么扇子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深受中國人喜愛,且使用至今?今天,我們不妨聚焦“扇子”這一物件,通過對它的一番解讀,尋找中國人賦予它的深刻精神文化內(nèi)涵。

一、文人筆下扇子的文化寓意

“凈君掃浮塵,涼友招清風(fēng)”,所謂“涼友”即是扇子。扇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十分常見,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無論君子雅士,還是閨門淑女,無不喜愛扇子。

扇子除了具有納涼采風(fēng)、欣賞把玩之功能之外,人們還常常把它寫進文學(xué)作品中或托物言志,或以扇為題材、線索促成故事發(fā)展??咨腥蔚摹短一ㄉ取?,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濟公的一把破扇,晴雯一怒之下撕扇,等等扇子題材頗多,總體來說,文人雅客通常賦予扇子幾種寓意:

(一)美人失意或悲傷愛情

唐王建的《調(diào)笑令》就有“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把扇子與失落的美人聯(lián)系在一起;清初詞人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敝袑⑸茸优c悲傷愛情聯(lián)系在一起,秋風(fēng)之下,扇子被拋棄,愛情中人心善變,故而有悲歡離合,讓人唏噓不已。

(二)文人失意

扇子有風(fēng)骨,君子亦有氣節(jié),扇子被拋棄,君子也有被放逐的時候。不少文人借用扇子抒發(fā)胸中痛苦與惆悵之感,詩仙李白也是如此?!靶袑⑵鼒F扇,戚戚愁人腸”李白被賜金放還,寫下《懼饞》一詩,用扇子表現(xiàn)自己受到流放時悲切痛苦的心情。

(三)高潔、智慧的操守

諸葛亮的羽扇綸巾形象早已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手握一把扇,扇中有乾坤。同時羽扇也是隱者高潔品質(zhì)的象征。“手持白羽扇,腳步青芒履,”“羽扇芒鞋塵世外”,尤其西晉時名士愛清談,愛隱逸于蒼山翠林之間,持一把羽扇,醉酒于江湖,好似神仙。

二、扇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一)扇子與儒家思想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仁即善良,善、良音與善、良同音,故此善子又叫仁風(fēng)、良友。如佚名《歐兜公子傳》中描寫扇子“乃能奉揚仁風(fēng),解吾民之慍”。將扇子比作仁者,能化解百姓慍怒。

禮儀制度是儒家維護統(tǒng)治的重要內(nèi)容,在禮文化中,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等級不同,在衣著服飾、用具方面有嚴格區(qū)別,扇子也不例外,封建王朝帝王出行時,后面侍者所持兩把大扇子叫做翣扇,用長尾雉或者孔雀羽毛做成,既能遮風(fēng)蔽日,又能體現(xiàn)皇帝、皇后的儀仗之威嚴。

宮廷之人所用的叫做“宮扇”,文人雅士、達官貴人所用的大多是由絲絹、羽毛所制的“紈扇”、“羽扇”,或是宋代以后流行的“折扇”,平民百姓用的是用蒲葵制作的“蒲扇”。

此外,文人們由于扇子夏出冬藏的使用特點引申出了扇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出自《論語·述而》)的高貴品格,與文人士大夫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徘徊的儒家思想相契合。

唐代宰相張九齡就有《白羽扇賦》“當時而用,任物所長,竊思于圣后,且見持于未央??v秋氣之移奪,終感恩于篋中”體現(xiàn)了士大夫們期待忠君報國,即使棄置,也感念皇恩、無怨無悔的高貴情感。

(二)扇子與道家思想的關(guān)聯(lián)

扇子與道家思想聯(lián)系也十分密切,西游記中太上老君的陰陽扇,上面畫有日月圖案,命雷霆九五數(shù),八仙之一鐘離權(quán)也手持一把芭蕉扇。

扇子在道教中被用作法器即‘法扇’用來鎮(zhèn)煞驅(qū)邪。從扇子的形制上說,扇子外側(cè)形狀多圓潤,內(nèi)側(cè)則棱角分明,有骨有節(jié),因此剛?cè)嵯酀?,《道德?jīng)》有云:“勇于敢折煞,勇于不敢,則活”,即勇敢與柔弱相結(jié)合才能游刃有余,與扇子的這種形制相契合。

白居易《白羽扇》:“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泵鑼懙纳茸忧∷埔晃幌娠L(fēng)道骨的仙人,輕靈素雅,逍遙自在。陸機《羽扇賦》中“混貴賤而一節(jié),風(fēng)無往而不清”不僅寄予扇子自然瀟灑、無分貴賤、風(fēng)清氣朗的高貴品格,也體現(xiàn)了西晉時期的名士風(fēng)流。

(三)扇子與佛教思想的關(guān)聯(lián)

提到扇子與佛教,讓人不難想起《濟公游記》里活佛濟公的那把破扇,憨態(tài)可掬、一身破爛僧衣的濟公和尚手搖一把破蒲扇,腰里揣著一個酒葫蘆,似癲似狂,嬉笑于人間,每當眾人困惑或困難來臨,濟公笑著口里喊一聲:“咪哩嘛哩哄”,再將這破扇子一揮,眾人便幡然悔悟,困難也迎刃而解。

為什么扇子擁有這么大的威力,能弘揚佛法呢?筆者猜測,扇子一揮,眾生悔悟,這跟濟公是中國禪宗祖師有關(guān)。

禪宗是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化了的佛教,禪宗主張“心性本凈”,只要明心見性,人人皆可成佛,因此“悟心”非常重要,主張通過“頓悟”學(xué)佛法。濟公的這把扇子一揮,自有洗滌、教化人心的力量。

三、繼往開來,扇子至今廣泛流行的原因

扇子流行的原因首先是它的實用功能,“掃卻人間煩暑,召回人間清涼”,炎熱的酷暑,扇子是必備納涼神器。其次,扇子作為手工藝品可以供人欣賞把玩。一件精美的扇子足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工藝品。

扇子在用料上有竹、木、紙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羽毛、浦葉等等,通過能工巧匠雕鏤、燙、刻等技術(shù)加工,再經(jīng)文人墨客題詩作畫,便身價陡增,文人雅士、閨門淑女、王公貴族都喜愛手持一把精致的扇子,作為附庸風(fēng)雅、談笑風(fēng)生的工具。

尤其是在扇子上題詩作畫形成了專門的扇面書畫藝術(shù),書畫扇子成為收藏家競相收藏的對象。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2011年,以畫家唐寅所畫《聽瀑圖》扇面以拍價1680萬元開創(chuàng)了扇子拍賣價格新高。

最后,由于欣賞價值較高、文化內(nèi)涵豐富,因此扇子也廣泛應(yīng)用于戲曲、舞蹈、相聲、文學(xué)作品中。

戲曲舞臺上,扇子成為各個角色必備的道具,小姐、丫鬟用團扇,農(nóng)夫、衙役用蒲扇,文人雅士用折扇,謀士、軍師用羽扇,扇子成為定位角色,為角色添彩的道具。舞蹈中運用扇子也較多,有專門的的扇子舞,扇子也是相聲演員的道具,一把寬大的折扇與手帕、醒木一起是相聲的三大法寶。

文學(xué)作品自不用說,《桃花扇》《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中國的文學(xué)作品都有扇子的影子,或充當智者智慧謀略的道具,或用做男女定情的信物。

不同的人物使用扇子的目的也不盡相同,除了一個共同目的納涼除外,帝王將相用扇子標榜身份,文人雅士用扇子來附庸風(fēng)雅,淑女丫鬟用扇子來增添嫵媚,就連乞丐也可以用扇子扇風(fēng)驅(qū)蚊。可以說物盡其用了。

四、結(jié)語

扇子文化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扇子的祛暑功能逐漸淡去,其越來越被當作藝術(shù)品收藏和一種文化符號來體現(xiàn)。小小一把扇子,蘊含著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內(nèi)涵,儒家的仁義禮制、道家的逍遙自在,禪宗的頓悟修為。

由于扇子的實用功能很強,加上各階層對扇子的推崇,扇子成為身份認同的標志,成為了一種精神符號。俗語說,繼往開來,中國傳統(tǒng)是中國人的魂,中國人的根,傳統(tǒng)代表過去,回望過去并不代表因循守舊,而是回味那一抹留存在中國人心底的記憶,一份精神內(nèi)在。

扇子就是一份記憶,一種懷舊,一種精神。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在享受空調(diào)就可涼爽一夏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崇尚高效、快速,慢悠悠的扇子于是被我們遺忘到了角落,被擱置柜頂,逐漸披上了灰塵。我們不能遺忘扇子,更不能遺忘扇子背后的精神文化意義。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