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艾草團子煮完會變酸嗎

來源:hztdqczl.cn???時間:2022-06-05 07:50???點擊:132??編輯:軒轅爽???手機版

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亞洲及歐洲地區(qū)。在詩經(jīng)時代,就已經(jīng)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針灸術(shù)的“灸”。所謂針灸其實分成兩個部份?!搬槨本褪悄冕槾萄ǖ溃熬摹本褪悄冒蔹c燃之后去薰、燙穴道,穴道受熱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紙或草點燃了都能做為“灸”使用。艾草的氣味肯定也同時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

  中國民間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療風濕病時,以艾草作為燃料效果更佳。亦會在端午的時候插于門口以避邪。艾草有很多種,有濃烈芬香氣味的,南方人端午節(jié)用來懸掛于大門上。還有一種氣味比較溫和,可以食用。 在中國南方傳統(tǒng)食品中,有一種團子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qū)會加上綠豆蓉),再將之蒸熟即可。在中國北方,人們會采摘初生的艾蒿葉與面粉摻在一起做食品。 在廣東東江流域,當?shù)厝嗽诙竞痛杭静烧r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詩經(jīng)·王風·采葛》中有: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其中的艾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艾蒿。中藥用的是艾蒿的葉子,也就是艾葉。可見其藥用歷史之久。在民間每到端午時節(jié)便有采艾蒿的習俗,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五日,四民并蹋(音同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音同瓤)毒氣?!睍r隔千年后的今天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tǒng)。在《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的故鄉(xiāng)湖北蘄春將艾葉列為“蘄春四寶”之一。李時珍的父親還曾經(jīng)寫過一部《蘄艾傳》,是我國第一部論述艾葉的專著。
  艾葉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在郊外很容易見到,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為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有棱,上有灰白色軟毛,葉片橢圓形,葉裂呈羽狀,上表面深綠色有稀疏白色軟毛,下表面灰綠色有灰白色絨毛,葉經(jīng)揉搓有清香氣。采葉干燥后即為生艾葉,加醋炒成炭即為艾葉炭,生艾葉碾壓成絨后再包卷成條即為艾條。艾葉可內(nèi)服可外用,是一種常用中藥。
  本草中記載艾葉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安胎、止血的功效。艾葉的組方配伍靈活,使用簡便。比如用生艾葉和干姜煮水可以治療脾胃的冷痛;艾葉炭末敷患處可以止血,吹鼻可止鼻血等等。
  艾葉對于皮膚病的治療效果也是顯著的。鮮品直接擦涂或煎煮熏洗就可以治療皮炎、濕疹、疥癬、蕁麻疹,用艾葉炭和煅白礬研粉外涂或者煎湯熏洗可以治療各類外瘡,皮膚瘙癢可用艾葉、花椒、地膚子、白鮮皮水煎熏洗,等量的艾葉炭、枯礬、黃柏研粉用香油調(diào)敷可治療濕疹,鮮艾葉擦涂局部可治療尋常疣。另外,艾葉的抗菌效果明顯,有實驗證明艾葉點燃后放在屋內(nèi),熏煙對多種病菌有抑制作用,既能用來熏皮膚上的疥癬,還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室內(nèi)消毒方法,但缺點是煙霧較大,氣味較重。
  艾葉在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及寒濕性關(guān)節(jié)疼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腰腿疼痛即可用適量艾葉煎湯,先熏蒸后泡洗;肩膀痹痛可用艾葉和米醋拌炒后裝入布袋中熱敷;用艾葉、生姜、食鹽加黃酒共同翻炒后裝入紗布包外敷,可以緩解急性關(guān)節(jié)炎及類風濕所引起的疼痛。
  除了以上內(nèi)服外用的功效外,艾葉還有一項特殊的用法—艾灸。艾灸是用艾絨或艾粉做成錐形或餅狀直接或通過姜片、蒜片等間接在人體表面以不同的手法進行熏灸的療法。灸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據(jù)傳說古人以龜甲占卜時,是將冰制成類似凸透鏡的樣子取火的,而引火用的就是艾葉,人們看到龜甲上的裂紋又聯(lián)系到人體的血脈,進而完善成為一種疾病的防治方法?!肚f子》中記載“越人熏之以艾”及描述孔子“無病而自灸”,都說明了艾灸的保健作用。艾灸通常所用的是將艾葉去除筋絡(luò)(即葉脈),搗碾如棉狀的艾絨再卷成艾條,也有一些方法是在艾絨里加入麝香、乳香、沒藥、木香等藥粉做成藥艾條。灸的方法除了前面提的幾種外,還有隔鹽灸、隔附子餅灸等。用灸手法大約有用艾條對施灸部位直接熏灸的溫和灸,一起一落像鳥雀啄食的雀啄灸,在施灸處做回旋移動的回旋灸,將艾絨裹在針上的溫針灸,還有把艾灸放在灸盒等灸器內(nèi)的灸器灸等等。其作用機理主要是以艾及其他藥物的藥力加上灸火產(chǎn)生的熱能對機體產(chǎn)生一定的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具有保健及治療作用的艾灸療法。
  ●保健灸灸足三里(小腿前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cè)一橫指處)、氣海(腹正中線臍下一寸半處)、關(guān)元穴(腹正中線臍下三寸處),每日每穴灸10分鐘左右,以熏灸處皮膚潮紅色為度。常做此灸法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增強抵抗力,使身體舒暢。
  ●治療胃痛灸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線臍上四寸處)、神闕穴(肚臍處)、足三里穴。方法如上,每穴灸10分鐘左右。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jīng)官能癥等引起的胃脘疼痛,此灸法可以調(diào)節(jié)胃的蠕動,從而起到緩解疼痛的功效。另外還可取艾葉3~5克泡水代茶,或?qū)?~2片艾葉揉搓成團吞服,用于治療寒邪引起的胃脘疼痛。
  ●治療寒性咳嗽肺俞穴(脊椎第三節(jié)左右兩寸處)。方法如上,每次灸10分鐘左右,可緩解或治療寒邪犯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
  ●治療關(guān)節(jié)痹痛將艾條點燃后在疼痛處熏灸。此灸法主要適用于寒濕入侵引起的肩、肘、腰、膝等處的關(guān)節(jié)痹痛,對于風濕、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可明顯減輕疼痛,也可作為防治“老寒腿”的方法之一。
  艾葉雖然用途較廣,但使用時還有一些應(yīng)當注意的事項:陰虛血熱者應(yīng)盡量避免使用;灸法在使用時應(yīng)適度,以皮膚有灼熱感為適中,以免燙傷皮膚。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